按照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相关规定,学院定于第16周周二、周三(6月7日-6月8日)进行本科毕业设计答辩工作。分别以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控制工程系、工业设计系为基本组织单位对2022届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毕业答辩。本次答辩采用分组答辩的形式进行,共分为16个答辩小组,所有毕业生均要按照答辩安排参加现场答辩,因疫情未返校的毕业生采用腾讯会议进行线上答辩,不得无故缺席。
现将答辩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答辩委员会组成
主任委员:张润梅、徐军
副主任委员:黄磊、何鹤立、陈中
委员:张正彬、陈雪辉、栾庆磊、刘伟、朱广、袁彬、王大桂、张谦、刘牛
秘书组:王娇、杨柳
二、答辩准备
本次答辩共分为16个答辩小组,答辩组成员主要由各系骨干教师组成。
1.各专业负责人及时监督系统中本届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提交论文、检测、评阅等环节的时间节点及完成情况。
2.毕业设计(论文)检测时间为第13周周二(5月13日)开始,需严格按照学院通知的检测时间进行,检测要求与往年保持一致;指导教师应尽早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和把握工作进度,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检测。所有毕业设计(论文)检测的正文版本必须与提交答辩的正文版本保持一致,否则取消论文答辩资格。
3.各专业负责人需于答辩前三天6月4日前将具体答辩安排(附件2)报学院教学办备案,答辩秘书由各组自行协调,并告知学生与相关人员,务必保证为每位毕业生现场答辩评分的教师不少于三位。届时学院将对答辩工作进行检查。各专业负责人需要在6月4日前在系统内添加答辩组,选择相应的学生进入答辩组,并且设置答辩秘书信息。
4.各组组长务必在6月5日前在系统中安排组内自评、互评,并于答辩前完成此项工作。
5.针对线上答辩的学生,各组秘书需要提前预定腾讯会议,并将会议信息通知给相关学生和指导教师,并提前进行网络测试。
三、答辩资格审核
有下列情况的学生不能获得答辩资格:(1)论文评阅不合格者;(2)由他人代写论文者;(3)剽窃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者;(4)伪造数据者;(5)论文检测不满足要求者。
四、答辩分组安排
1.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具体时间、地点、形式以系部安排通知为准。各组成员安排如下:
组号 | 组长 | 组员 |
1 | 雷声 | 李辉、董必春、张淼、(李云) |
2 | 蒋东升 | 杨清艳、俞传阳、梁俊、胡珊珊 |
3 | 姚燕生 | 魏常武、李绍青、左延红、袁彬 |
4 | 汪小龙 | 朱银锋、梁华琪、杨启耀、方继根 |
5 | 陈雪辉 | 陈从升、刘伟、景甜甜、高婷 |
2.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具体时间、地点、形式以系部安排通知为准。各组成员安排如下:
组号 | 组长 | 组员 |
1 | 汪方斌 | 郑禹、汪萍、叶菲、陈中 |
2 | 孙虹 | 程秀芝、王敏、王中丽、赵静 |
3 | 栾庆磊 | 张润梅、李彬彬、贾巍、邓从龙 |
4 | 刘艳丽 | 赵为松、刘红宇、纪明伟、陆寅 |
5 | 朱广 | 史艳琼、朱学光、于鸿儒 |
3.控制工程系(测试技术与仪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具体时间、地点、形式以系部安排通知为准。各组成员安排如下:
组号 | 组长 | 组员 |
1 | 龚雪 | 陈松、王大桂 |
2 | 赵汝海 | 陈金兰、曾鸿江 |
3 | 陈立爱 | 黄磊、张谦、马旭丹 |
4 | 刘涛 | 雷经发、李永玲、张舒 |
4.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
具体时间、地点、形式以系部安排通知为准。各组成员安排如下:
组号 | 组长 | 组员 |
1 | 马玉平 | 刘牛、任陆军、杨柳 |
2 | 何平 | 杨薇薇、高娴、于曈 |
五、答辩流程
1.各组教师要求按时参加所在组进行答辩工作,并做好答辩记录;各组学生答辩之前提供纸质版检测报告,并由指导教师签字确认,检测结果“总文字复制比”小于等于30%视为通过检测,学生可参加答辩。
2.学生就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研究成果等进行答辩。各答辩组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提出要求,学生陈述和成果呈示、老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应控制在15分钟左右。
3.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进行评议,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答辩情况进行评议,就是否通过论文答辩进行表决。
4.答辩要求和成绩评定
(1)答辩情况应有详细纪录,各位教师需要填写答辩提问录和答辩现场评分表,请各组答辩秘书于6月6日前往教学办领取;对于参加线上答辩的学生,各组需要填写线上答辩情况统计表,具体内容包括腾讯会议号、学生信息、学生答辩照片、答辩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等。
(2)毕业设计(论文)单项成绩评定和总成绩评定一律按照百分制记载。总成绩评定要求与往年保持一致(自评分数、互评评阅分数各占30%,答辩分数占40%);
(3)答辩结束后,学生根据答辩教师意见再次认真修改毕业设计(论文),修改后的毕业设计(论文)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可作为最终论文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中提交;
(4)各专业成绩优秀(85分以上)率不得超过18%,成绩在前5%的学生(成绩为90及以上,论文查重率低于10%),暂定6月10日参加优二辩,最终评选出专业人数3%的学生推荐至校级优秀;剩余15%的成绩优秀学生为院级优秀。优良(75分以上)率不得超过65%;
(5)未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学生,在对原毕业设计(论文)修改补充后,暂定6月24日参加二次答辩;机械专业参加差二辩比例不得低于10%,其他专业参加差二辩比例不得低于5%;
(6)答辩结束后两天内,各答辩小组将答辩成绩录入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和正方管理系统。
六、注意事项
各系务必于6月9日前,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和正方管理系统的所有成绩录入工作,并将各专业成绩汇总表电子版(备注优、差二辩名单)及纸质签字版、线上答辩情况统计表电子版交至教学办。另:所有毕设材料电子版材料(word、PDF)统一提交教学办,光盘及纸质版装袋后存档。优二辩学生成绩录入时间和存档时间延迟至6月11日。
各系务必于6月13日前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统计表(电子和纸质版)、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及指导教师名单汇总表(电子版)、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电子和纸质版)、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电子文稿(电子版)和查重报告(电子版和纸质签字版)。
特此通知。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2022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