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至15日,“多学科建构与多领域探索:徽学研究的融通与跨越”学术研讨会暨安徽省高校徽学研究交流协作会在安庆召开。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徽派建筑分中心主任刘仁义教授带领冯艳教授、戴慧副教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主办,徽学研究中心安庆师范大学分中心承办,ku游官方等徽学研究分中心协办。来自省内外十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7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安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申传胜副校长、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晓光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在总结徽学研究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为进一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化徽学研究领域拓展、推陈出新方面注入新的动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多学科建构与多领域探索”的会议主题,深入的开展交流互动,碰撞了思想火花,提出了真知灼见,同商共计力争为徽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刘仁义教授会上做了《徽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之融通与跨越》主旨报告。报告指出徽州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这些基因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古村落上,还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传统技艺、文学艺术等方面。多学科协同探索才能更好的完成文化基因的挖掘以及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同时,徽州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不能停留在保护层面,更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徽州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推动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才能实现徽文化从保护到发展的跨越、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以及从本土到国际的跨越。
其他徽学研究中心和各分中心的专家也带来了精彩报告。如安徽大学徐道彬教授的《黄生<字话><义府>礼学思想发微》、安徽师范大学刘道胜教授的《图甲户籍与清代基层治理》、黄山学院朱宏胜副教授《从旧学到新知:徽文化史上的不疏园和韬庐》等。分组报告与会专家围绕徽州典籍文献与文书、徽商与区域市场、徽州基层治理与社会变迁、徽派建筑特色、新安医学传承与发展、徽派艺术的守正与创新、徽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首届安徽省高校徽学研究交流协作会。工作会议由安徽大学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方平主持。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晓光以及各分中心代表康健、刘仁义、黄辉、任唤麟、刘芳正、梁诸英、冯传胜、于丰园等分别汇报了平台建设进展和取得的成绩,并围绕中心总部与分中心协同创新发展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工作设想。
本次徽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交流协作会的成功举办,为徽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分享研究经验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徽学研究在多学科建构与多领域探索方面取得新的发展,促进安徽省高校徽学研究的深度协同创新,提升徽学研究的整体学术水平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撰稿:戴慧 审核:刘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