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3】土木学院:党建引领聚合力 强基赋能促发展
发布时间: 2024-02-25 浏览次数: 295

本网讯  学校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功获批,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项目获立项,1位青年教师获教育部人才称号,新增易海学者10位,新增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平台3个,斩获“创青春”中国青年碳中和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土木工程学院秉承“党建引领、融合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目标管理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深化内涵,完善学院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

聚心引领  基层党建取得新成果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创新党建“1234”工作法,即:围绕“一条主线”(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两个培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发挥“三个作用”(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四个融合”(与思想引领相融合,与制度建设相融合,与重点工作相融合,与服务社会相融合),党委班子和党支部的战斗力与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

2023年学院通过学校第二批“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中期评估验收,学院党委书记在学校2022年度基层党委(党总支)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中获评“好”等次。学院岩土工程系教师党支部获评为第二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获学校推荐申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位研究生获第二批省“研究生党员标兵”称号。安徽省BIM工程中心党支部、土木工程第二学生党支部等2个党支部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7名师生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引才育才 人才队伍实现新突破

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持续优化人才布局,加强对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扎实开展“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2023年学院国家级人才引育取得重大突破,青年教师张宁获教育部授予人才称号。学院新增易海学者10位,实现易海卓越、杰出、精英、青年四大人才类别全覆盖,金字塔型人才梯队初步建成。10位教师取得高水平教科研成果,享受高一级校聘待遇,占今年全校总数的近50%

聚力共育  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学院党委坚持将教工党支部建在专业方向上,促进支部建设与专业建设同向同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每学期研究专题本科教学工作4次,专题部署本科教学工作。成立“土木工程学院双创实践教育中心”,推进“双创”指导老师队伍建设。质量工程项目获批立项47项,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立项。

积极培育教育教学高水平教师。落实《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工作方案》,以赛促教,积极指导和鼓励教师参赛,8人次参加学校2023年度课程思政教学比赛,23人参加教创赛培训,5位教师获推荐参加省级教创赛;以学促教,开展12门次观摩课示范教学;科研反哺教学,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培育申报黄大年教学团队。

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良好。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报告获通过,完成安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绘工程和地质工程等四个专业的认证申请准备工作。第三轮国家级一流课程推荐省教育厅2门,质量工程课程类建设项目立项13项,编著“十四五”规划教材《建筑力学》和《BIM技术与应用》。

以赛促学  学科竞赛展示新风采

学院践行“课赛融合,以赛促学”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和竞争力,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各类竞赛中绽放光彩。“创青春”中国青年碳中和创新创业大赛中,土木师生组成的智探先锋团队斩获全国总决赛金奖。时隔九年,土木学院再次获得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2023年,学院共计在17类竞赛中获得117项奖项(一类赛事,国家级三等奖1项;二类赛事,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三类赛事,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25项;四类赛事,国家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

聚能成势  学科发展创造新历史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示范作用,推进党建工作和学科发展“双融合、双促进”,努力开创高质量党建护航高水平学科建设的良好局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新设学科建设办公室,重点抓人事人才和学科建设工作。2023年,学院学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土木工程高峰学科综合评价为优秀;博士点开始招生;学校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以学科特区为引领,对标国家一流学科标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路径,以具有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为目标,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安徽省重点新兴产业需求,凝练学科攻关方向,在重大项目研发及关键技术等方面发力,形成具有较大国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学科方向,蔡国军教授团队发表论文荣获2023年“R.M.Quigley奖”。

守正创新  科学研究获得新进展

学院坚持以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着力打造高水平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瞄准社会发展急需,组建新型科研平台,新增智能地下探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3个,新增校级科研创新团队8个,智能地下探测技术团队入选“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坚持以优势学科为核心,取得了科研成果“量、质”双突破。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水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水科学联合基金一般项目1项;省高校自然科学优秀青年科学研究项目1项、重点项目6项;省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项目11项。2023年度,土木工程学院纵、横向科学研究项目133项、到账经费合计1875.83万元。其中,纵向科学研究项目48项、到账经费869.54万元;横向科学研究项目85项、到账经费1006.29万元。

实干担当 服务社会展现新作为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紧密对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重大需求,不断拓展与政府、行业、企业等的合作,服务地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学院与太湖县共建“太湖县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服务太湖县乡村振兴,解决基层实践难题,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扎实行动。安全工程系教师党支部与淮北矿业集团、中煤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安徽省金寨县人民政府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研究等,学院党员参与主编省级地方标准4部。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踔厉奋发新青年,美丽徽州新画卷”为主题,深入皖南乡村,用实际行动奉献青春力量,用所学知识服务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2024年,土木学院全体教职工将继续齐心协力,砥砺前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文/图:凡大林;审核:王媛)




皖ICP备020545号 Copyright 2010 ku游官方 土木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